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民族平等。
民族平等是中国的宪法原则,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。民族平等是指各个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,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,依法享有相同权利、履行相同义务。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权。
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。从保障人权角度来说,中国的民族平等具有几个特点,一是平等权利广泛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,如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等领域。
二是既有各民族共享的权利,也有少数民族群体特定的权利,如国家着眼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,采取特殊政策保护少数民族权利、加快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。
扩展资料:
总书记在十八大指出,各民族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权利。基础教育、公共医疗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的基础。
新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,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,重视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区域公共服务建设。
为各民族成员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、社会保障权、工作权等提供保障。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为例,自治区优先扶持南疆地区教育,南疆四地州率先实现3年当前教育、12年基础教育全覆盖。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—坚持民族平等 促进新疆人权事业发展
标签:民族平等,民族,民族团结